家长学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贤润家校 > 正文
亲子共守诚信
发布日期:2016-11-09    发布人:   点击率:
亲子共守诚信 活动目的: 1、即通过这次家长会,需要达到在家长的影响下,共建诚信,通报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及学生在校的诚实度。 2.加强家校交流,丰富家长的育儿知识,引领和帮助家长学习优秀的家教经验。 3.充分调动起家长的育儿积极性,努力配合教育工作。 活动时间、地点: 活动地点:各班教室。 活动准备: 1.各班教室在会前搞好相关的内容布置。班级布置(包括:前黑板上主题词的书写,后黑板内容的补充,学生作品的展示等。 2.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回顾半学期来在教育教学的得失,各班老师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在“育子”上作具体指导。撰写发言稿并存学校档案室。 3. 班主任老师做好“亲子教育”讲课准备,数学、英语教师做好期中试卷分析 4、家长会方案上交校长室。 活动过程: 一、共同分析诚信案例 1、共同理解诚信 在这期间,一些学生开始出现与诚信相悖的现象:言行不一、表里不一、校内校外不一等;犯了错误不承认,推诿责任;轻许诺言不兑现;个别家长对道德价值的一些错误导向,往往影响孩子正确道德价值观的形成。 诚信包含诚实与守信两个方面,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社会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孩子的诚信是“立人之本”。诚信品质应该从小培养,家长的影响是最显著的。家长是否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教育、感染孩子,是诚信教育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诚信指个人或社会集团真诚不欺,遵守诺言,实践成约以及取得别人的信任的统一。人们渴望真诚,崇尚守信,自古以来就把诚信当作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人伦关系的一个基本准则。“做事先做人”做好了人就可以善其事。那么这个“做人”就是一个人最起码的素质——诚实守信。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就是为人处事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家长播种诚信孩子获得良好的品质和性格,孩子的成功就有了根本的保证。 家长要重视在孩子面前的率先垂范作用,不帮孩子圆谎、不替代孩子完成学校布置的一些课外任务,自觉抵制一些不诚信的行为。家长要根据孩子的特点,设计适当的教育活动,在具体事件中给予具体帮助和指导,比如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不请他人代做,答应别人的事要说到做到,借别人的东西要按时归还,做游戏要讲规则等,既促使孩子兑现承诺,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也让孩子在实践中,养成诚信的习惯。另外,当孩子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时,不要一味批评指责,首先要肯定孩子诚实的态度,使孩子体会到诚信带来的快感,再引导孩子改正错误,逐步让孩子能够客观地对待自己的优缺点,并自觉改正错误。 2、出示案例 案例一:有一位家长,答应孩子如果作业完成得快,就给他买一罐猫罐头,喂养流浪猫。连续几天孩子作业完成的情况都很好,可家长却沉浸在孩子的进步之中,早就把这事落在了后面。由于好些天孩子都没得到奖励,就非常生气地说:“大人也不守信用,我以后不相信你们了,你们只不过骗骗我。”孩子生气地跑进自己的房间,锁上了门。这时家长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决定给孩子认错,并且尽快实现对孩子的承诺。从此以后,家长在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时,都言而有信,答应孩子或他人的事情,就一定要竭尽全力地办好。在家长的影响下,孩子也变得更加懂事,一次她答应同学明天带一本好看的课外书去,可是当天晚上孩子翻箱倒柜,就是不见书的踪影。因为时间已晚,家长劝她早点睡,可孩子倔强地说:“我已经答应了,怎么能反悔呢?明天伙伴都等着呢。”看着孩子一脸的真诚,家长无话可说,只能帮着她一起寻找,在大家的努力下,终于找到了。孩子开心地笑了,安心地睡下了,看着孩子的进步家长无比欣慰。 案例二:曾经教过这么一个孩子,她聪明,解奥数难题对她来说是小菜一碟;能力较强,是班级里的得力干部,但是她始终不得人心,她永远不会帮助别的小伙伴解难题;对病重时照顾她的孩子连声感谢都没有……有一个阶段,班级里经常莫名其妙的少东西,或是同学的零用钱,或是零食,或是好玩的文具。终于有一天有确实的证据证明是这个好孩子的所为,孩子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就在第二天,家长找到了老师先是百般否认,当老师把事实一一展在家长的面前时,家长又当起了说客,一味地强调“孩子不是有意的,她只是好玩拿着看看,这不算什么。”有的家长们也许想用自己的强势表现告诉孩子“这样不吃亏”,但是实际却在孩子的内心埋下了不诚信的种子。 二、分析案例、寻找原因 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孩子生病时,提什么要求父母都同意,可是病一好,父母又当什么都没发生;想要求孩子能在期末考试时考出好成绩时,家长甚至是老师都会对孩子应允大量报酬,可是当孩子满怀希望地拿着好成绩来索要回报时,等来的却是一句“考这么少还想要什么!”或是用少之又少的东西打发了事.如果你是这位爸爸,事后你是否会去实践你对孩子的诺言呢?诚信是一种美德,要使自己的孩子一生拥有这种美德,家长就要以身作则。以下的做法也许会给家长们些许启发。 1、给孩子构造诚信的生活环境 诚信的生活环境就是宽松、愉快、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因为只有家庭成员相互保持诚实真挚的态度,使孩子感到成人的爱护和关心,他才能够信赖成人,有了过失才敢于承认。 从小要给孩子灌输“做人要诚实”的道理。可以利用故事,像《狼来了》、《木偶奇遇记》、《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等等,把道理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把做诚实人的道理寓于故事之中,使孩子明白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假和欺骗,应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体验生活的第一环境。孩子的诚信理念和诚信行为的形成是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以及环境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家长们应尽量创设比较宽松的家庭氛围,鼓励孩子自己也来说发生在身边的事,谈自己的想法与看法。当发现孩子的不当之处时,用问题来引导孩子“回归正途”而不是尖锐的指责和打骂。要多花时间和孩子象朋友一样的交流或说是沟通,孩子合理的要求和愿望并尽量去满足她。如适时地给孩子添置玩具、图书及彩笔等。让孩子意识到只要是合理的,家庭又是力所能及的,是会得到满足的。但不能“有求必应”,要耐心讲清为什么这个要求不能满足的理由,否则容易养成孩子贪得无厌的恶习。 2、父母要以身作则 英国的教育学家斯宾塞说:“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中国也有句俗话叫做“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会打洞”,这些都说明了家长对孩子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好模仿,他们时时刻刻都在观察模仿成人的行为,因此家长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凡是答应孩子的事就一定要兑现。如因情况有变或因其他原因兑现不了,也要向孩子说明情况,解释清楚,表明不是有意骗他。要孩子做诚实的人,家长必须首先做到诚恳,不说假话,不夸大成绩,也不掩饰错误。家长用这样的言行做孩子的榜样,有利于孩子逐渐形成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品质。 所以,家长要做诚信的楷模,对孩子的承诺一定要兑现,不能让孩子认为你在骗她。 3、讲究诚信教育的方法 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朱庆澜说:“父母的以身作则是家庭教育的根本道理、根本方法,方法一错,什么教法都是无效的”。家庭是人生最初的学校,家庭教育是人的思想品德的奠基工程。一个人是否具有诚信的品质,关键是家长的言传身教,家长的榜样作用。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上梁不正下梁歪”,希望自己的孩子诚实守信,家长必须率先做到,所谓“身正则不令而行,身不正则虽令而不从”。家长一定要明白:不要以为在孩子面前灌输一些诚信的道理,孩子就学会了诚实守信;不要以为,在孩子面前说一套,背着孩子做一套孩子不能识破。也就是说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不要把希望寄托在空话上,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 作为家长一定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必要时还可以制定一些规则并严格要求。如: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带回家,没有得到别人的同意,不可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借了人家的东西要及时归还,有了错要勇于承认,凡是答应别人的请求就一定要想方设法去做好等。这些规则一经提出就要严格执行,不能朝令夕改,并要重视克服“第一次”出现的问题。对执行规则,家长要态度坚决,严格要求,切不可迁就、姑息。当发现孩子有不诚实的言行时,要采取细致、耐心的方法,冷静地听听孩子的想法,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切不可急躁、粗暴,甚至施加压力,进行打骂、体罚等,这样只会适得其反,造成孩子为了躲避责罚打骂而说谎。 个人的诚信发展必须经过从模仿到内化的过程,也就是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孩子最初表现出的具有诚信的言行举止或带有“欺诈”的言行举止,大多是因为生活环境所致,一般都可以找到影响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老师是最早的模仿对象,这些人的言行举止的诚信都深深的影响着孩子的诚信的发生、发展,直到形成习惯。 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播下美德的种子,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任何言语更为重要。好孩子是教育出来的,不是天生的,诚信教育无疑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重要责任,而家庭教育对孩子诚信品格的涵养却显得更为直接和深刻。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生活在诚信的社会里,希望子女受人尊敬、事业有成。然而现实生活中有的孩子缺乏诚信,他们所接受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与真诚守信的孩子相去无几,而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则各有不同。由此可见,家长的以身作则对孩子“诚信”品质培养的重要性。 三、家长交流: 解决部分家长关于各类教育的问题,并交流意见。 四、教师总结: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诚信教育,把他们的不诚信扼杀在摇篮里。让孩子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这需要家长从小抓起,让我们的孩子了解诚信,实践诚信,拥有诚信吧!
分享到:
相关信息